左丘明的相关成语

共 109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

描写左丘明的成语有【细大不逾】【择祸从轻】【省用足财】【何患无辞】【怀安败名】【十年生聚】【屦及剑及】【问诸水滨】【讳恶不悛】【呼庚呼癸】【董狐之笔】【不失旧物】【秣马利兵】【纳垢藏污】【谗慝之口】【道殣相望】【以疏间亲】【都鄙有章】【叹观止矣】【晏安鸩毒】【距跃三百】【室怒市色】【庚癸频呼】【以为口实】【不以一眚掩大德】【鹤乘轩】【东门之役】【不知所为】【恺悌君子】【宰木已拱】【先声夺人】【悉索敝赋】【诛求无时】【童子何知】【跋履山川】【齐大非偶】【爪牙之士】【不贪为宝】【问鼎轻重】【言不由衷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左丘明相关成语

细大不逾

xì dà bù yú

大小方面都不超过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周语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大小合适。逾:超过。大小方面都不超过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周语下》:“物得其

详细解释

择祸从轻

zé huò cóng qīng

指遇到灾祸或损失不可避免时只好选择轻的,力争减轻灾祸的程度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晋语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指遇到灾祸或损失不可避免时只好选择轻的

详细解释

省用足财

shèng yòng zú cái

减省费用,积聚财富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晋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省:减少,节约;足:充实。减省费用,积聚财富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

详细解释

何患无辞

hé huàn wú cí

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?常与“欲加之罪”连用,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,无端捏造罪名,还说得振振有词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十年》。一般作分句,常与“欲加之

详细解释

怀安败名

huái ān bài míng

贪图安逸会败坏自己的名声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三十三年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怀安:贪图安逸。贪图安逸会败坏自己的名声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

详细解释

十年生聚

shí nián shēng jù

比喻培养实力,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哀公元年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比喻培养实力,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。 复制出处:春秋

详细解释

屦及剑及

jù jí jiàn jí

形容人奋发兴起,行动果断迅速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四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行动坚决、迅速。屦:鞋;及:赶上。形容人奋发兴起,行动果断迅速。 复制出处:春

详细解释

问诸水滨

wèn zhū shuǐ bīn

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四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滨:水边。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四

详细解释

讳恶不悛

huì è bù quān

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六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不肯悔改。悛:改过,悔改。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六年

详细解释

呼庚呼癸

hū gēng hū guǐ

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。后指向人借钱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哀公十三年》记载: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、鲁等国会盟,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。回答说。一般作宾

详细解释

董狐之笔

dǒng hú zhī bǐ

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,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,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二年》载:赵穿杀晋灵公,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,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,便

详细解释

不失旧物

bù shī jiù wù

指恢复原有的事业或山河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哀公元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完全恢复。旧物:旧的典章制度或原有的东西。指恢复原有的事业或山河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

详细解释

秣马利兵

mò mǎ lì bīng

磨好兵器,喂饱战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十六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准备战斗。秣:喂;利:锋利。磨好兵器,喂饱战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纳垢藏污

nà gòu cáng wū

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五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坏人聚积的场所。垢、污:肮脏的东西。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

详细解释

谗慝之口

chán tè zhī kǒu

进谗言的恶人的嘴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说坏话的人。谗:说别人坏话;慝:邪恶。进谗言的恶人的嘴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

详细解释

道殣相望

dào jìn xiāng wàng

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年》。 汉・刘向《新序・善谋下》:“相攻击十年,兵凋民劳,百姓空虚,道殣想望,槥车相属,寇盗满山,天下摇

详细解释

以疏间亲

yǐ shū jiàn qīn

指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三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指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

详细解释

都鄙有章

dū bǐ yǒu zhāng

指国都与小城都有章法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三十年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管理。都:都城;鄙:小邑;章:章程。指国都与小城都有章法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

详细解释

叹观止矣

tàn guān zhǐ yǐ

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二十九年》记载:吴国的季札在鲁国看各种乐舞,看到舜时的乐舞,十分赞美,说。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晏安鸩毒

yàn ān zhèn dú

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自杀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闵公元年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晏:安逸;鸩:传说中的毒鸟,用其羽毛泡酒,有剧毒。指贪图享乐等于

详细解释

距跃三百

jū yuè sān bǎi

指欢欣之极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八年》:魏伤于胸。公欲杀之,而爱其材。使问,且视之。病,将杀之。魏束胸见使者,曰:‘以君之灵,不有宁也!’距跃三百,

详细解释

室怒市色

shì nù shì sè

指在家里受气,到外边迁怒于人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十九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室:家;市:指在外面;色:脸色。指在家里受气,到外边迁怒于人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庚癸频呼

gēng guǐ pín hū

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。后指向人借钱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哀公十三年》记载: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、鲁等国会盟,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。回答说。一般作宾

详细解释

以为口实

yǐ wéi kǒu shí

作为谈话的资料。指作为指责、攻击或嘲笑的话柄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楚语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口实:话柄。作为谈话的资料。指作为指责、攻击或嘲笑

详细解释

不以一眚掩大德

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

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三十三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客观看待一个人。以:因;眚:过失,错误;掩:遮蔽,遮

详细解释

鹤乘轩

hè chéng xuān

卫懿公让鹤乘坐大夫坐的车子。比喻滥用官位,滥竽充数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滥竽充数。卫懿公让鹤乘坐大夫坐的车子。比喻滥用官位,滥竽充数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

详细解释

东门之役

dōng mén zhī yì

指旧仇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五年》:郑人侵卫牧,以报东门之役。指旧仇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五年》:郑人侵卫牧,以报东门之役。

详细解释

不知所为

bù zhī suǒ wéi

不知道该怎么办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二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处事。为:做。不知道该怎么办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十二年》:“桓子不知所为。

详细解释

恺悌君子

kǎi tì jūn zǐ

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十二年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厚道的人。恺悌:平易近人。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十二年》

详细解释

宰木已拱

zǎi mù yǐ gǒng

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。意思是你快要死了。这是骂人的话。后指人死了很久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三十二年》:尔何知?中寿,尔墓之木拱亦。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。

详细解释

先声夺人

xiān shēng duó rén

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。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二十一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声:声势;夺人:指动摇人心。先张

详细解释

悉索敝赋

xī suǒ bì fù

指尽全国所有的兵力。也指拿出所有的一切来供应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八年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尽其所有来供给。悉:全部;索:尽;敝:谦辞,谓不精良。指尽全国所有

详细解释

诛求无时

zhū qiú wú shí

勒索。不断地进行勒索,没有满足的时候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三十一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贪心不足。诛求:苛求。勒索。不断地进行勒索,没有满足的时候。 复

详细解释

童子何知

tóng zǐ hé zhī

小孩子懂得什么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十六年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多用于蔑视的口吻。童子:小孩子。小孩子懂得什么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十六年

详细解释

跋履山川

bá lǚ shān chuān

形容远道奔波之苦。参见“跋山涉水”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十三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长途旅行。形容远道奔波之苦。参见“跋山涉水”。 复制出处:春秋

详细解释

齐大非偶

qí dà fēi ǒu

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,不敢高攀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桓公六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表示不敢高攀的谦词。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,不敢高攀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爪牙之士

zhǎo yá zhī shì

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国语・越语上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得力助手。爪牙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

详细解释

不贪为宝

bù tān wé bǎo

表示以不贪为可贵、崇高,也表示廉洁奉公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襄公十五年》,我以不贪为宝,尔以玉为宝,若以与我,皆丧宝也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廉洁。表示以

详细解释

问鼎轻重

wèn dǐng qīng zhòng

问鼎的大小轻重。指妄图夺取天下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三年》。问鼎的大小轻重。指妄图夺取天下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宣公三年》:“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?

详细解释

言不由衷

yán bù yóu zhōng

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;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;指心口不一。出自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隐公三年》: 信不由中,质无益也。杨伯峻注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由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