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唐书的相关成语

共 218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

描写旧唐书的成语有【积以为常】【倒持太阿】【目不识丁】【不知大体】【立功赎罪】【赈穷济乏】【如临大敌】【一班一级】【花朝月夕】【眈眈虎视】【简贤任能】【胆大包身】【口不绝吟】【高爵厚禄】【未识一丁】【烟霞痼疾】【独立不群】【魂慑色沮】【鬻文获财】【穷鸟触笼】【指掌可取】【鲸吞虎据】【独是独非】【应图受箓】【萧曹避席】【触机便发】【文武两全】【一席之地】【尧鼓舜木】【铭诸五内】【耸壑凌霄】【披毛求疵】【正本澄源】【犯颜进谏】【怨声载路】【旬输月送】【奇珍异宝】【磬竹难书】【以血洗血】【冒名接脚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旧唐书相关成语

积以为常

jī yǐ wéi cháng

指习惯成自然。同“习以为常”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张柬之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习惯成自然。同“习以为常”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张柬之传》:“今姚府所

详细解释

倒持太阿

dǎo chí tài ē

见“倒持泰阿”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陈夷行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见“倒持泰阿”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陈夷行传》:“自三数年来,奸臣窃权,陛下不可倒持太阿,

详细解释

目不识丁

mù bù shí dīng

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张弘靖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。丁:表示最简单的字。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张弘靖传

详细解释

不知大体

bù zhī dà tǐ

不懂得大道理或从全局出发。出自《旧唐书・田弘正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眼光短浅。知:知道;大体:重要的道理。不懂得大道理或从全局出发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

详细解释

立功赎罪

lì gōng shú zuì

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。出自《旧唐书・王孝杰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有过错的人。立功:建立功绩;赎:补偿。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

详细解释

赈穷济乏

zhèn qióng jì fá

赈求和帮助穷困的人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轨传》:有机辩,颇窥书籍,家富于财,赈穷济乏,人亦称之。赈求和帮助穷困的人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轨传》:有机辩,颇窥书籍,家富于财,赈穷济乏,人

详细解释

如临大敌

rú lín dà dí

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。形容把本来不是很紧迫的形势看得十分严重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郑畋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形容非常紧张。临:面对着。好像面对着强大的敌人。

详细解释

一班一级

yī bān yī jí

犹言一官半职。泛指官职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武帝纪》。《新唐书・韦表微传》:“爵禄譬滋味也,人皆欲之,吾年五十,拭镜剪白,冒游少年间,取一班一级,不见其味也。”一般作宾

详细解释

花朝月夕

huā zhāo yuè xī

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出自《旧唐书・罗威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眈眈虎视

dān dān hǔ shì

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张仲武传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形容心怀不善。眈眈:注视的样子。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张仲武传》:“渔阳突

详细解释

简贤任能

jiǎn xián rèn néng

指选用贤能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郭子仪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爱惜人才。指选用贤能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郭子仪传》:“委诸相以简贤任能,付老臣以练兵御侮,

详细解释

胆大包身

dǎn dà bāo shēn

胆比整个身体都大。形容胆量极大,无所畏惧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昭德传》:臣观其胆,乃大于身,鼻息所冲,上拂云汉。胆比整个身体都大。形容胆量极大,无所畏惧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昭德传》:

详细解释

口不绝吟

kǒu bù jué yín

嘴里不停地吟诵。形容学习非常刻苦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韩愈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用于读书等。吟:吟咏,背诵。嘴里不停地吟诵。形容学习非常刻苦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韩

详细解释

高爵厚禄

gāo jué hòu lù

见“高爵重禄”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外威传序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地位、待遇等。见“高爵重禄”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外威传序》:“盖恃宫掖之宠,接宴私之欢,

详细解释

未识一丁

wèi shí yī dīng

不认识一个字,指没有文化的人。亦作“目不识丁”、“不识一丁”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张弘靖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没有文化。丁:“个”的讹字。不认识一个字,指没有文化

详细解释

烟霞痼疾

yān xiá gù jì

指爱好山水成癖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隐逸传・田游岩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爱好山水成癖。烟霞:指山水;痼疾:久治不愈的病,比喻积久成习,不易改变的嗜好、习惯。指爱好山水

详细解释

独立不群

dú lì bù qún

比喻超群出众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韦陟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独立:突出,超群;不群:卓异。比喻超群出众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韦陟传》:“陟自幼风标整峻,独

详细解释

魂慑色沮

hún shè sè jǔ

形容惊恐万状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忠义传・李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形容惊恐万状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忠义传・李櫈》:“及兵交之后,被铁骑唐突,飞矢如雨,

详细解释

鬻文获财

yù wén huò cái

指以写文章来换取财物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文苑传・李邕》: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,未有如邕者。鬻:卖。指以写文章来换取财物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文苑传・李邕》: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,未有如邕者

详细解释

穷鸟触笼

qióng niǎo chù lóng

比喻处境窘迫而挣扎不脱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僖宗纪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穷:窘困。比喻处境窘迫而挣扎不脱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僖宗纪》:“既知四隅断

详细解释

指掌可取

zhǐ zhǎng kě qǔ

手掌里的东西随时可以取得。形容非常容易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张濬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掌:手掌。手掌里的东西随时可以取得。形容非常容易。 复制出处:《旧

详细解释

鲸吞虎据

jīng tūn hǔ jù

像鲸鱼和老虎一样穷凶极恶地吞食与占据猎物。比喻吞并土地和财物。出自《旧唐书・萧铣等传论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鲸吞:像鲸一样吞食;据:盘踞。像鲸鱼和老

详细解释

独是独非

dú shì dú fēi

指不采纳众议,是与非自己说了算,独断专行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忠义传上・王义方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独断专行。指不采纳众议,是与非自己说了算,独断专行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应图受箓

yìng tú shòu lù

顺应符箓的预言,承受河图的象征。指当皇帝是出于天意。出自《旧唐书・礼仪志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图:河图;箓:符箓。顺应符箓的预言,承受河图的象征。指

详细解释

萧曹避席

xiāo cáo bì xí

连萧何、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。比喻政治才能极大,超过前人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德裕传论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政绩显赫。萧曹: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、曹参;避席:起立离

详细解释

触机便发

chù jī biàn fā

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,一经触发,箭便射出。后亦指人遇到机会便要发作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韦思谦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一触即发。机:弓弩上的发箭器。原指弓弩上的发箭器

详细解释

文武两全

wén wǔ liǎng quán

能文能武,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光弼传》:蕴孙、吴之略、有文武之才。文:文才;武:武艺。能文能武,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光弼传》:蕴孙、吴之略、有

详细解释

一席之地

yī xí zhī dì

放一个席位的地方。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后妃传上》。一般作宾语,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。放一个席位的地方。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后妃

详细解释

尧鼓舜木

yáo gǔ shùn mù

尧门旁设谏鼓,舜门外置箴木。形容君主贤明,能随时接受意见,听取忠告。出自《旧唐书・褚亮传》:尧木纳谏,舜木求箴。尧、舜: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;鼓:谏鼓;木:箴木。尧门旁设谏鼓,舜门外置

详细解释

铭诸五内

míng zhū wǔ nèi

深深刻在内心深处,永远不会忘记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德裕传》:置之座隅,用比韦弦之益;铭诸心腑,何啻药石之功。五内:五脏,指内心。深深刻在内心深处,永远不会忘记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李德

详细解释

耸壑凌霄

sǒng hè líng xiāo

出于幽谷,高入云霄。比喻成就比别人高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房玄龄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成就比别人高。出于幽谷,高入云霄。比喻成就比别人高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

详细解释

披毛求疵

pī máo qiú cī

故意挑剔毛病,寻找差错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崔元综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指故意挑剔。故意挑剔毛病,寻找差错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崔元综传》:“虽外示谨厚,

详细解释

正本澄源

zhèng běn chéng yuán

犹正本清源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高祖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犹正本清源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高祖纪》:“欲使玉石区分,薰莸有辨,长存妙道,永固福

详细解释

犯颜进谏

fàn yán jìn jiàn

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魏征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敢于说真话。犯颜: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;谏:以直言规劝。指敢于冒犯君主或

详细解释

怨声载路

yuàn shēng zài lù

怨恨之声充满道路。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张廷珪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极为不满。怨恨之声充满道路。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。 复制出处:《旧

详细解释

旬输月送

xún shū yuè sòng

形容赋敛繁苛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杨炎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税赋繁重。形容赋敛繁苛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杨炎传》:“百姓受命而供之,沥膏血,鬻亲爱,旬

详细解释

奇珍异宝

qí zhēn yì bǎo

非常难得的珍奇宝物。出自《旧唐书・张柬之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非常难得的珍奇宝物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张柬之传》:“其国西通大秦,南通交趾,

详细解释

磬竹难书

qìng zhú nán shū

用尽竹子也难写完。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后泛指事实多,写不完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李密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罄:用尽;竹:竹简,用以写字;书:写。用尽

详细解释

以血洗血

yǐ xuè xǐ xuè

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。指杀敌报仇。出自《旧唐书・源休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报仇雪恨。洗:洗雪。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。指杀敌报仇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源休

详细解释

冒名接脚

mào míng jiě jiǎo

假冒别人的名,接替他。出自《旧唐书・韦陟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假冒。假冒别人的名,接替他。 复制出处:《旧唐书・韦陟传》:“后为吏部侍郎,常病选人冒名接脚,阙员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