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9卷。一般作谓语,指慎重办事。造次:仓促、鲁莽轻率。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
详细解释
指只会诵读文句,而不能理解义理。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九:口内诵经千卷,体上问经不识。不解佛法圆通,徒劳寻行数墨。循行:一行行地读;数墨:一字字地读。
详细解释
略微地推敲批改,缌地斟酌删除。形容为调谐韵,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薄批明月,细抹清风。细:仔细抹,删除;批:批改;薄:略微地。略微地推敲批改,缌地斟酌删除。形容
详细解释
liáng mǎ jiàn biān yǐng ér xíng
比喻有才智的人能闻风而动,自觉行事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七:外道已去,阿难问佛云:‘外道以何所证,而言得入?’佛云:‘如世间良马见鞭影而行
详细解释
面对面也不认识。比喻彼此没有缘分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石霜往见杨大年,杨言:‘对面不相识,千里却同风。’面对面也不认识。比喻彼此没有缘分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
详细解释
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。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。比喻
详细解释
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。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。出自宋・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・汝州南院和尚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比喻独自行动,没有人帮助。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
详细解释
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。形容诚意感人至深。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。形容冤屈极大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义柔禅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十分感人。使苍天
详细解释
佛教禅宗认为修行无须他求,只要求之于内心,便可以悟道成佛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七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佛教等。佛:佛陀。佛教禅宗认为修行无须他求,只
详细解释
如同落在热水里的螃蟹一般。形容手忙脚乱的狼狈样子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九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手忙脚乱。汤:热水。如同落在热水里的螃蟹一般。形
详细解释
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。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;一声不响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四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形容非常静。连乌鸦和麻雀
详细解释
自己表示谦虚的话。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。一般作宾语,指抛砖引玉的话。自己表示谦虚的话。比
详细解释
指被当作牛马驱使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韶州云门山爽和尚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牛、马:比喻供人使唤的人。指被当作牛马驱使。 复制出处:宋・
详细解释
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无音信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潭州龙山和尚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,表示没有希望。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
详细解释
往佛像的头上拉粪。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、玷污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亵渎美好的事物。往佛像的头上拉粪。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
详细解释
拖着泥带着水。比喻说话、作文不简洁;做事不干脆利落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拖着泥带着水。比喻说话、作文不简洁;做事不
详细解释
按同一规格,闭门造车子,用起来自然合辙。”因以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。出自《景德传灯录・匡悟禅师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事理等。按同一规格,闭门造车子,用起来自然
详细解释
谓颠三倒四,糊里糊涂。出自《景德传灯录・良价禅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人糊涂。谓颠三倒四,糊里糊涂。 复制出处:《景德传灯录・良价禅师》:“师曰:‘城中不颠倒
详细解释
贼偷了东西走后才去关门。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一:僧问曰:‘若不遇于师,几成走作。’师曰:‘贼去后关门。’贼偷了东西走后才去关门。比喻事故
详细解释
佛教语,指引人入教的门径,后指给人便利的门路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漳州罗汉桂琛和尚》。一般作宾语,与“开”连用。方便:便利。佛教语,指引人入教的门径,后指给人便利的门
详细解释
像猛虎和恶狼一样贪婪。形容贪婪无厌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志公和尚大乘赞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像猛虎和恶狼一样贪婪。形容贪婪无厌。 复制出处:宋
详细解释
黄河水清;大海波平浪静。比喻太平盛世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潭州水西南台道遵和尚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,比喻太平盛世。黄河水清;大海波平浪静。比
详细解释
见“天花乱坠”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令遵禅师》。一般作状语、定语,指不着边际。见“天花乱坠”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令遵禅师》:“聚徒一
详细解释
佛教语,比喻认定目标,勇猛精进。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,不绕弯子。出自宋・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・灵佑禅师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多用于比喻句。单:单独。佛教语,比喻认定目
详细解释
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,不再做坏事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五祖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世。舍:放弃;邪:不正当,不正派;归:回到。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
详细解释
形容事物各不相同;有许多差别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文遂导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形容有很多的不同。形容事物各不相同;有许多差别。 复制出处:宋
详细解释
让人或事的起初面目或情况显露出来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五:莫思善,莫思恶,还我明上座本来面目。让人或事的起初面目或情况显露出来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
详细解释
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,不能用言语来表达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五:“诸法寂灭相,不可以宣言,和尚如何为人? 明・圆极居顶《续传灯录》卷二十四:“
详细解释
骑着驴去找别的驴。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,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。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,还到处去找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志公和尚大乘赞》。一般作谓语
详细解释
针尖对针尖。比喻双方的意见、观点、策略、行动等尖锐的对立。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、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、措施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25卷。
详细解释
形容悟性极高。谓略一指点,即完全了悟。出自《景德传灯录・汾州大达无业国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形容悟性极高。谓略一指点,即完全了悟。 复制出处:《景德
详细解释
好心好意地为他人办事情,却得不到好的报答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七:曰:‘为什么却丧身?’师曰:‘好心无好报。’好心好意地为他人办事情,却得不到好的报答。 复制出处:
详细解释
说服别人或向人提出请求。出自《景德传灯录・希运禅师》。一般作分句、状语,用于口语。说服别人或向人提出请求。 复制出处:《景德传灯录・希运禅师》:“且如四祖
详细解释
指精神上有寄托,生活上有着落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的精神。立命:精神上安定;安身:指得以容身。指精神上有寄托,生活上有着落。
详细解释
用清水来清除清水。比喻采取的手段悖谬,必然于事无补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六:如鹦鹉学人语,话自语不得,为无智慧故,譬如将水洗水,将火烧火,都无义趣。用清水来清除清水。
详细解释
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。指不再做坏事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。指不再做坏事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
详细解释
痒还未发作便预先搔抓。比喻事先作多余的准备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洪忍禅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多余的行动。痒还未发作便预先搔抓。比喻事先作多
详细解释
佛教语,百丈高的竿子,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景岑禅师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技艺、修行等。佛教语,百丈高的竿子,比喻道行达
详细解释
比喻战斗力没有了,无法可想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处境。比喻战斗力没有了,无法可想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今
详细解释
看不见刀斧加工的痕迹。形容精巧自然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工艺品等。斤:斧头。看不见刀斧加工的痕迹。形容精巧自然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