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语的成语

共 349 个成语

论语的成语有【从心所欲】【兴灭继绝】【众星拱辰】【无适无莫】【敏而好学】【钻坚仰高】【临危授命】【一隅三反】【事在萧墙】【从吾所好】【来者可追】【耳顺之年】【凤鸟不至】【杞宋无征】【一日三省】【众星拱北】【施而不费】【匹夫沟渎】【兄弟怡怡】【直谅多闻】【学而不厌】【无德而称】【犁牛骍角】【大节不夺】【一息尚在】【敬而远之】【持危扶颠】【表里如一】【弋不射宿】【温良俭让】【父为子隐】【见德思齐】【以德报怨】【求生害仁】【屏气不息】【哀而不伤】【一旦之忿】【子为父隐】【诗礼之训】【五谷不分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论语相关成语

从心所欲

cóng xīn suǒ yù

按照自己的意思,想怎样便怎样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随自己心意办事。按照自己的意思,想怎样便怎样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

详细解释

兴灭继绝

xīng miè jì jué

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,延续下去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尧曰》: “兴灭国,继绝世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,延续下去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

详细解释

众星拱辰

zhòng xīng gǒng chén

天上众星拱卫北辰。指有德的国君在位,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四方归于一处。拱:环绕,拱卫。天上众星拱卫北辰。

详细解释

无适无莫

wú shì wú mò

指无可无不可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无可无不可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

详细解释

敏而好学

mǐn ér hào xué

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聪明好学。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公冶长》:“子曰

详细解释

钻坚仰高

zuàn jiān yǎng gāo

指越钻研越深,越抬头看越高。形容努力深钻细研,力求达到高水平。亦作“钻坚研微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。汉・赵壹《非草书》:“博学余暇,游手于斯,后世

详细解释

临危授命

lín wēi shòu mìng

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

详细解释

一隅三反

yī yú sān fǎn

从一件事物的情况、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、道理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善于类推。从一件事物的情况、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、

详细解释

事在萧墙

shì zài xiāo qiáng

谓祸乱出自内部。事,变故;萧墙,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内乱。谓祸乱出自内部。事,变故;萧墙,宫室内当

详细解释

从吾所好

cóng wǔ suǒ hào

遵从我的爱好行事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从:听从,顺从;吾:我。遵从我的爱好行事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富

详细解释

来者可追

lái zhě kě zhuī

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,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以后的事还来得及补救。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,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。

详细解释

耳顺之年

ér shùn zhī nián

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。指60岁的代称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60岁。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。指60岁的代称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凤鸟不至

fèng niǎo bù zhì

凤凰不来。比喻天下不太平,政治不清明,无希望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:凤鸟不至,河不出图,吾已矣夫。凤鸟:指凤凰,吉祥的象征。凤凰不来。比喻天下不太平,政治不清明,无希望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杞宋无征

qǐ sòng wú zhēng

指资料不足,不能证明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资料不足,不能证明。指资料不足,不能证明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:“夏礼吾能言之

详细解释

一日三省

yī rì sān xǐng

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:“曾子曰:'吾日三省吾身

详细解释

众星拱北

zhòng xīng gǒng běi

天上众星拱卫北辰。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,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定语,指四方归于一处。拱:环绕,拱卫;北:指北极星。天上众

详细解释

施而不费

shī ér bù fèi

给人以恩惠利益,而自己又耗费不多。亦作“惠而不费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尧曰》。《史记・吴太伯世家》:“广而不宣,施而不费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给人以

详细解释

匹夫沟渎

pǐ fū gōu dú

”后因以“匹夫沟渎”谓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为人。《论语宪问》:“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,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。

详细解释

兄弟怡怡

xiōng dì yí yí

兄弟和悦相亲貌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兄弟和悦相亲貌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:“切切偲偲,怡怡如也,可谓士矣。

详细解释

直谅多闻

zhí liàng duō wén

为人正直信实,学识广博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有学问的正直人。直:正直;谅:信实;多闻:学识渊博。为人正直信实,学识广博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学而不厌

xué ér bù yàn

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厌:满足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

详细解释

无德而称

wú dé ér chēng

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。②谓德高不可言状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。②谓德高不可言状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

详细解释

犁牛骍角

lí niú xīng jiǎo

见“犁生骍角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见“犁生骍角”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:“子谓仲弓,曰:‘犁牛之子骍且

详细解释

大节不夺

dà jié bù duó

指面临生死关头,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。一般作定语,指有气节。大节:临难不苟的节操;夺:丧失。指面临生死关头,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。

详细解释

一息尚在

yī xī shàng zài

还有一口气。指生命的最后阶段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。朱熹注: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息:呼吸,气息;尚:还。还有一口气。指生命的最后阶段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

详细解释

敬而远之

jìng ér yuǎn zhī

尊敬他又不接近他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敬:尊重;远:不接近;之:指对象。尊敬他又不接近他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

详细解释

持危扶颠

chí wēi fú diān

扶持危困的局面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扶持危殆局面。扶持危困的局面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:“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。”用法:联

详细解释

表里如一

biǎo lǐ rú yī

外表和内心一个样。外表与内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论、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宋・朱熹集注:“以忠,则表里如一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言

详细解释

弋不射宿

yì bù shè sù

箭不射已经归巢睡眠的鸟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弋:射鸟。箭不射已经归巢睡眠的鸟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:“子钓而不

详细解释

温良俭让

wēn liáng jiǎn ràng

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,泛指态度谦恭,举止文雅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形容态度温和。温:温和;良:善良;俭:节制;让:忍让。

详细解释

父为子隐

fù wéi zǐ yǐn

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父子间的人情。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:“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

详细解释

见德思齐

jiàn dé sī qí

见“见贤思齐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追求进步。见“见贤思齐”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

详细解释

以德报怨

yǐ dé bào yuàn

拿恩惠报答仇恨。形容对人宽容;不仅不记仇;反而给以好处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拿恩惠报答仇恨。形容对人宽容;不仅不记

详细解释

求生害仁

qiú shēng hài rén

谓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。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世。谓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。语本《论语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

详细解释

屏气不息

bǐng qì bù xī

闭住气不呼吸,形容敬谨畏惧的样子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人大气不敢出。屏气:抑制呼吸。闭住气不呼吸,形容敬谨畏惧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春

详细解释

哀而不伤

āi ér bù shāng

①感情适度;悲哀而不过度伤心。后用来形容诗歌;音乐等含优雅哀调;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;具有中和美。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。一般作

详细解释

一旦之忿

yī dàn zhī fèn

一时的气忿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《新五代史・符存审传》:彦饶与晋初无衅隙,以一旦之忿,不能驭其军,杀奉进已非其本意,以反见诛,非其罪也!忿:气忿。一时的气忿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

详细解释

子为父隐

zǐ wéi fù yǐn

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。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 汉・桓宽《盐铁论・周秦》:“闻子为父隐,父为子隐,未闻父子之相坐也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

详细解释

诗礼之训

shī lǐ zhī xùn

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子女遵从父母的教诲。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:“曰:‘学《诗》乎?

详细解释

五谷不分

wǔ gǔ bù fēn

指不参加劳动,不能辨别五谷。形容脱离生产劳动,缺乏生产知识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五谷:通常指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指不参加劳

详细解释